请登录
搜索 英文站
栏目

提醒成功

请输入手机号/邮箱号
请输入密码

账号密码登录

微信/QQ登录 微信/QQ登录

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搜索

南方周末专访远泰生物董事长向双林教授:将来一定是大量公司做研发,少量做渠道和销售

发布时间:2024-06-07 15:33:59

他对当下的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有着一针见血的认知:政府应发力搭建、布局产业生态,而不是相互挖角;未来并购而非IPO会成为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的常态;当不是每一个公司都想着“大而全”、要成为世界级公司时,中国才能真正产生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公司。


南方周末研究员 罗仙仙

责任编辑 | 黄金萍



从科学家转型为企业管理者已9年,向双林仍感觉在企业管理上有知识缺陷,最近在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试图从彼得·德鲁克的这本管理学经典中求解。


向双林今年56岁,1986年考入华西医科大学,后留学日本、美国,获哈佛医学院博士后,以“跨界基因沉默”技术发明人的身份,在学术界颇有名气。


2008年,他回到家乡湖南,任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2015年-2019年,他投身产业,先后出任南华生物(000504.SZ)总经理、董事长,并在2020年出任湖南远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泰生物”)董事长。


这是一家成立于2001年的生物技术公司,专注研发细胞治疗产品,目前产品覆盖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CAR-T技术、mRNA-LNP技术等。它也是一家“两条腿走路”的研发型公司,既做技术服务,也做新药研发。过去几年,远泰生物已授权多个经验证的肿瘤治疗靶点给十余家跨国药企和中国新兴药企。


▲向双林,远泰生物董事长。


在美期间,向双林曾参与“跨界基因沉默”技术的产业化,在2006年获得诺华领投的1200万美元投资成立公司Cequent, 用该技术研发治疗消化系统肿瘤和肠道炎症等疾病的小分子RNA干扰药物;2009年Cequent第一个新药获批进入临床1期,仅一年后公司被Marina Biotech以4600万美元的价格并购。


2008年回国后,他持续参与和推动了中国生物医药的产业发展,在远泰生物更是直接参与和推进生物医学的原始创新。


他对当下的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有着一针见血的认知:政府应发力搭建、布局产业生态,而不是相互挖角;未来并购而非IPO会成为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的常态;当不是每一个公司都想着“大而全”、要成为世界级公司时,中国才能真正产生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公司。


以下是南方周末对向双林的访谈:



原始创新,需要我们这帮人


南方周末:您回国之后,从学校到上市公司,再到初创企业,这个经历很少见。


向双林:是比较少见。有朋友开玩笑说,现在很多教授出来创业,多多少少跟我有一些关系。我从学校出来,没有碰得灰头土脸,有这个案例在,大家也都可以试一试了。


中国提升新质生产力、要增加原始创新,就是要我们这帮人出来创业。我个人认为,在高校里对产业发展帮助较少,出来创业帮助更大。


这个观念,跟我在美国期间做过一些转化有关。2006年我在美国有一个研究成果做技术转化,诺华领投1200万美金,办了一个公司,2010年再以4600万美金卖掉,也算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转化,由此我对产业化有了一定的认知。


我在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做院长时,常有学生问我学生物有什么好处?我说,生物是个好专业,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生物是很重要的部分;同时,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赚钱养活自己,也希望能够改变一下社会。和学生交流这些观念,同时也在强化我自己的认知。“忽悠”学生,没想到也把自己“忽悠”出来创业了。



南方周末:2015年从湖南师范大学去南华生物,是有什么特别的契机吗?


向双林:从2009年开始,我参与了一些湖南省大健康产业的调研,以湖南医学中心建设为契机推动湖南省大健康产业发展的一些项目。期间,我认识很多企业家,对湖南的生物医药企业也很熟悉,对产业的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后来,财信金控(湖南财信金融控股集团)要把上市公司赛迪传媒(后更名为“南华生物”)转型,复牌做生物医药企业,他们找到我,我就答应了。



南方周末:身份转变后,你个人有哪些变化?


向双林:我感受最大的变化是,以前做老师,很多人来求你;做企业后,就要经常求别人。做企业,就是要把技术提供给别人,或者把产品卖给别人,求人也是很正常的。


一般人创业,是把自己的技术变成产品,在南华生物,除此之外我还做过投资,包括并购远泰生物,我们还看了很多其他的项目。我认为当时都没看走眼,只是当时没有做成而已,因为投资机制比较僵化。



南方周末:当时你是怎么看到远泰生物的?


向双林:2017年,我在南华生物担任总经理,偶然看到一篇介绍远泰生物进行抗体研发的文章,觉得很惊讶。因为我对湖南的生物医药公司都比较了解,看到一家不了解的,就很感兴趣。


正好我去美国,就去远泰生物的美国子公司ProMab看了,看完就动了心。南华生物当时主业是做干细胞储存,收购远泰生物后,双方能业务互补,同时南华生物也有了往生物药和生物技术服务发展的空间。


2018年2月,交易交割完成后,我也担任远泰的执行董事,但没有直接参与业务管理。一年后,南华生物又把远泰卖了。因为当时南华生物有一个商誉减值,需要通过交易后的利润来填坑,也没有太大的空间投入研发。


后来,远泰生物的投资人找到我,希望我来管理。2020年3月,我离开南华生物,到了远泰生物。



南方周末:远泰生物对你最大的吸引力是什么?


向双林:原创研发能力。我举个例子,2023年底,阿斯利康溢价100%,以12亿美金收购亘喜生物(GRCL.US)。2017年,远泰生物曾将十多个专利转让给亘喜生物,从转让出去的项目进展来看,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见远泰的原创研发能力是强的。


现在很多生物医药公司license-in的合作比较多,跟原创研发离得远。而远泰生物的基因是做研发,缺资金时,就通过项目转让授权的方式获得资金,以持续发展。


现在我们也在进行一些创新技术的研发,目前核心管线有一项是针对实体瘤治疗的世界首创“三合一”抗体组合,探索性临床已在美国完成4名患者入组给药,效果还不错。



南方周末:为何远泰生物能持续license-out?


向双林:这与中国医药研发的环境有关。


现在中国的生物医药公司,主要是从海外回来的创业者,虽然此前他们有知识、经验和技术积累,但因为知识产权原因,都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沉淀,才会有新成果。而目前国内的生物医药环境,需要有成果快速转化,这是远泰生物的市场空间。而这些生物医药公司在拿到资金、项目之后能够很快转化,这也是中国产业发展的一大优势。



不否年轻人的方案


南方周末:你加入远泰生物之后,公司有哪些变化?


向双林:此前远泰生物的定位,市场在国外,技术也在国外研发,生产在国内。


2020年,我在南京参加一次行业会议,非常惊讶地发现,很多人都知道美国子公司ProMab,但不知道远泰生物。现在我们国内的技术实力在增强,在国内也可以做研发,国内市场也大。


从长远来看,ProMab会是远泰一个研发的“桥头堡”,跟踪世界前沿技术。将来市场还在国内,这几年国内业务增长率都在50%左右。



南方周末:现在远泰生物的团队情况怎样?


向双林:我们现在国外三十人,国内九十多人。


原来我们是以本科生为主,现在研究生的比例越来越高了。今年春招只收到3份本科生简历,研究生简历有100份,可见人才供应也在升级。


博士生占20%~30%、研究生占50%~70%,我认为是比较合理的,否则就不是一个研发型公司,而是生产型公司。


2001年,公司在湖南成立时,国内没有人才供应,也没有产业环境。当时我们创始人吴力军决定先到能招到人的地方设立子公司,去到美国。这个布局,现在来看也是个很好的结果。



南方周末:你们内部怎么带新人?


向双林:我们做研究小组,每个小组规定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必须要做技术学习、技术交流。我自己也带了一个研究小组,专注阳离子脂质体,有8个人,每周三有一个交流会。


小组学习的内容,跟公司的研发、技术相关,大家围绕项目去找文献,从读得懂,到能够讲给别人听,而且还要讲得生动,发现文献中没想到、没解决的问题,假如我们来做这个课题,又会怎样设计等等。


学习小组一方面是学习,另一方面也是争论。企业的研发能力,肯定会随着这些人才的成熟,再上一个台阶。



南方周末:最近研究小组有什么让你眼前一亮的事情?


向双林:最近我们开发了一个纳米脂质体(LNP),发现了很多特性,希望在一些特性下去找到适合我们的配方、工艺,其中有4个方向就是通过学习小组提出来的,然后试出来有两个是可行的,我们就朝这两个方向走。我一般不否年轻人的方案,鼓励他们大胆尝试。



观念改变,才能迎来黄金期


南方周末:你此前在国外做产业化,跟现在在中国做产业化,有哪些不一样?


向双林:差别很大。国外的分段投资模式很成熟,一家天使投资或风险投资,只投临床前到临床一期,或只投临床一期到临床二期,又或者只投二期到三期,最后一段基本是大药厂在投。每一段投资基本是买断的,就是“我进来,你们全走掉最好”。风投,就是一个愿赌服输的概念,考验的是投资人的眼力,看准了就投,投中了就赚到,投不中是眼光差。


国内的投资环境还在成长期,中国的风投还做不到这一点。要把这家公司的股权卖给下一轮投资人后全走掉,别人就怀疑这个项目有问题,结果就是大家都卡在一个项目里。同时,每一个项目都希望对赌,到某个时间达不到什么节点,投资就连本带息还回来。另外,没有合适的资金周期匹配,现在基金期限大多是3-5年,但做一个药的时间是多少?十年!怎么可能靠一个三五年期的基金?


我们投资人,包括创业者,对生物医药投资的认知是有问题的。投资者常常认为,一个人技术很好,给你投资,然后做出产品来,还希望产品卖出一个“巨无霸”出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能做研发的企业,不一定擅长做销售。创业者也常常走两个极端,要么公司上市了就减持跑了;要么觉得公司能够做成个大药厂,一开始就向“全能型选手”出发,但多数公司是做不到的。


只有观念改变,中国生物医药的发展才能真正迎来一个黄金期。



南方周末:你怎么看待中国Biotech的发展前景?


向双林:以前,中国生物企业都是独立IPO,相比之下,美国只有极少数公司去IPO,多数是被并购的,将来并购也一定会成为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的常态。


一定是大量公司做研发,少量做渠道、销售,这些少量的公司将来会成为大部分研发项目的退出渠道。只有这样,中国才能真正产生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公司,而不是每一个公司都想成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公司。


现在资本不敢投了,因为IPO走不通,也因为投资爆雷挺多,没有风险承受能力,现在并购是一条新路。投资环境也会进化,投资者会认识到怎么投才更合理,如果认知变得更加客观、更贴近事实符合规律,我们的生物医药就真正活跃起来了。



南方周末:2024年各地政府密集出台生物医药政策,在你看来政府支持和Biotech的发展之间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


向双林:最关键的支持,我觉得是产业生态。为什么很多创新药企业会到苏州?想买个培养液,在隔壁就能买了,运输成本低,采购速度快,质量不行还能马上去换,这是产业生态的优势。


多数人创业,肯定是想做事情。跟创业投入的资金、精力以及创业者的风险相比,拿到政府几十、上百万的支持,只是个小数字。企业落到这个地方的成功概率更大、风险更小,创业者自然就愿意来了。产业链上各种企业都聚集,这样的生态最重要。政府出台政策应该更加关注产业生态,去搭建、布局产业生态,而不是相互挖角。